2008年2月18日 星期一

專家觀點》經濟成長、生產力與工資

經 濟成長是一國總產值和人均產值長時期持續增加的現象。一國的總產值等於就業人口乘以其平均生產力,也就是平均每一就業人口一年所生產的價值。因此以總產值 計算的經濟成長率,等於就業人口增加率加生產力增加率;以人均產值計算的經濟成長率,等於就業人口占總人口百分比的增加率加生產力增加率。一國經濟在發展 初期,一方面人口增加,另外一方面過去未就業的人口得到就業,因此就業人口增加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大,隨經濟繼續成長,就業人口增加的貢獻漸漸降低,在長期 中經濟成長主要靠生產力增加。因此我想以生產力增加為中心,談一談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生產力增加、工資增加和產業結構變動的情形。

生產力的提高主要由於創新,而創新主要有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兩種。技術創新指生產方法的進步,使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創新係提供一種新產品或改進某種產品的品質,以滿足新需要或提高滿足的程度,使產值增加。我們知道,一切價值皆來自需要,需要的滿足產生效用,效用產生價值。

創新通常並非普遍出現,而是發生於某一或某些產業,使這些產業的生產力和利潤提高,產量擴充,必須提高工資,自其他產業吸引所需的員工。生產力提高和工資 提高有一重要不同,就是不同產業甚至同一產業的不同廠商,生產力增加程度不同,但不同產業、不同廠商對相同素質的勞工所付的工資則相同,否則勞工會在產業 和廠商間流動,直到工資相等為止。

當某些產業因生產力提高、產能擴充而提高工資,工資就有普遍上漲的壓力。其他產業如不能因應此種壓力,改善經營,提高效率,利潤就會減少,以致邊際廠商無 法生存,被迫退出,使產業萎縮。因此經濟成長、生產力提高,總是引起工資上漲和產業結構改變:生產力增加快的產業擴大,生產力增加慢或不增加而又受到國外 競爭致無法漲價的產業縮小,人力向高生產力、高工資的產業移動,使平均生產力和工資提高。在長期中,實質工資(消除物價變動後的工資)增加率有等於生產力 增加率的傾向,其間的差異涉及生產函數的性質,無法在本文討論。

經濟成長理論大致都將勞動當作單一同質的人力來處理。實際上人力有不同專業、不同教育水準、不同熟練程度的差別,彼此只有在有限的範圍內可以替代,甚至完全不能替代。雖然國家的教育體系和職訓體系可以有所幫助,但只能在邊際上發生漸進的作用。

以台灣的例子來說,台灣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迅速工業化,1980年代迅速發展科技產業,但無法將年長的農民轉變為現代部門所需的技術人力,而且 在教育制度與所得分配的限制下,也無法使所有家庭的子女都接受所希望的教育,其結果便是高薪資的現代部門和低收入的傳統部門並存,工資差距擴大,所得分配 惡化。

在這情形下,政府如果限制最低工資,嚴格要求對勞工的保障,就會使若干低生產力的部門無法生存,以致發生失業,也會使以短期派遣人力為業的公司應運而生, 供應更缺少保障的人力。另外一種可能的後果便是攤販大量增加,利用公共設施和「外部不經濟」,將一部分成本轉嫁給鄰近商店、過路行人和都市整潔與景觀,以 賺取低微的收入。

一國的技術進步和經濟成長可以迅速進行,但人力供應和工資結構只能緩慢調整。所以近年世界經濟發展的目標,漸從重視降低所得分配不均轉向減少貧窮。而減少貧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進經濟成長,不幸經濟成長又和環境保護與資源永續使用的目標有一定程度的衝突。

怎樣才算貧窮?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每人每日消費的金額在1993年幣值1.08美元以下者為赤貧(extremely poor),超過1.08美元、在2美元以下者為貧窮(poor)。不過,各國可以斟酌國情,訂定自己的貧窮線。成長快的地區,貧窮人口減少亦快。根據 2007年世界銀行的統計,1981年至2004年,東亞與太平洋地區(East Asia & Pacific)赤貧人口從將近人口的60%降低至10%以下,是全世界減貧最成功的地區。

台灣近年的經濟問題是政府只熱心「拚」政治,把投資和經營環境甚至生活環境都「拚」壞了,因而缺少創新和投資,以致經濟成長緩慢,產業出走,處於所得分配 末段的老百姓看不到所得增加、生活改善的機會,難以脫貧。政府不思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想管制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只有使情形更惡化。過去七年經驗透露的事 實已經很明顯,如果還不相信,大家可以等著瞧。只是讓人民受苦,太遺憾了。

(作者是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元智大學名譽講座)

【2008/02/1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