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6日 星期六

領導風格 各國大不同【2004/11/06 經濟日報】

■ 湯淑君

商業全球化趨勢方興未艾,即便所謂「環球辦公室」(global office)的時代尚未來臨,也肯定是大勢所趨。
隨著企業跨國合併案日增,將來公司不分大小,都可能發現同一屋簷下僱有倫敦的金融顧問、加州的資訊科技(IT)專家,以及班加羅爾的電腦程式設計師。如何領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國際團隊,考驗企業執行長的領導能力。
哈佛大學教授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曾撰文提及「達弗斯文化」(Davos Culture),指的是商界領袖每年赴瑞士度假勝地參與的世界經濟論壇。但其實,全球性的商業文化尚未形成氣候,因為事實證明,許多世界頂尖的企業主管儘管唸同一所商學院、讀同一本商業期刊,且用同樣的高科技裝置跨時區互通信息,他們的管理作風仍普遍反映出文化差異。
倫敦智庫未來基金會(Future Foundation)委託SHL顧問公司所做的最新意見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國家的經理人在統御公司和部屬的作法上明顯有別。
這項調查在英國、瑞典、荷蘭、美國、香港、印度和澳洲等地訪問了700位經理人,發現美國主管大多屬於「勇於冒險犯難」型的,願意冒險並承擔後果;瑞典主管常屬「關照下屬」型,願大舉投資培訓、輔導員工;英國主管被歸為「穩健堅毅」型,傾向迴避風險,同時要求把事辦妥;香港主管則趨向「共識」型,形成一種「工蜂」式的文化,任務和職責可能重疊、共同分擔。
領導風格的差異如此明顯,讓跨國企業不得不正視。以「全球銀行」(the world's global bank)自居的匯豐銀行(HSBC)承認,交易不論在何處進行,都受在地文化的局限。大公司如此,小公司亦然,只要在外國經商,就必須順應各地商場文化自我調適。
例如,英中貿易協會就列出與中國大陸中小企業往來的十大要領,包括提醒出差到大陸的英國商人要有心理準備,恐怕得出席似無止盡的餐會筵席,在酒酣耳熱之間談生意,若發現對方只為顏面而佯裝同意,也不必大驚小怪。
觀察家說,文化差異多半反映國情不同。例如,在資本主義盛行的美國,企業家冒險精神十足,講究個人績效,職員流動率高是常態。對照下,瑞典的勞動市場受諸多規定限制,企業主管聘僱和裁員的空間有限,所以特別注重發展鼓舞士氣的工具和技巧。
文化歧異常會衍生衝突,而不是綜效。但也有例外,如雷諾汽車公司(Renault)五年前決定買下日產汽車公司37%控股權,當時備受質疑,分析師憂慮法國和日本的企業管理文化不同,可能引發衝突。結果卻出人意料:1999年日產負債220億美元,今年則交出獲利72.9億美元的成績單。
雷諾與日產結合的成功範例顯示,跨國合併是可行的,而具有高度「文化智慧」(處理世界各地迥異價值觀與期待的能力),是全球化時代企業主管不可或缺的條件。(綜合外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