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Vincent新視界》大陸經濟新形勢

最近,大陸的宏觀經濟政策有了轉變,值得關注。

上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三天下跌,一周內跌掉0.35%,是2005年7月人民幣升值以來,單周最大貶值。

在這之前的一段期間,中南海高層紛紛出巡,到各沿海省市密集調查研究企業經營實況。7月,中南海高層多日召開經濟形勢會議。隨後,中央政治局於7月25日 定調今後的政策基調,由去年底的「雙防」:防止經濟過熱與通膨,轉變為「一保一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即「保持經濟發展」置於 「控制物價」之前);同時,不再提「從緊」貨幣政策。

大陸上周馬上祭出幾項措施:紡織品出口退稅8月起由11%提高為13%;各商業銀行貸款規模提高5%,用於支持小企業及農業;人民銀行內將設立「匯率司」,強化匯率工具的調控功能,人民幣不再單向升值。

上述轉變何以致之?回顧近年大陸的經濟劇烈起伏,可更深層理解其政策思維的轉變。

2006年之前,大陸連續幾年經濟增長率超過12%,雖有微觀的均衡問題,但宏觀而言是平穩而成功的。然而,自去年初起,人民幣持續升值及大量順差成長, 帶來龐大熱錢與流動性。短期而言,這些流動性帶動繁榮:股市地產上漲、零售消費熱絡、企業獲利大增。縱有流動性過多與通膨的隱憂,大陸還是沈醉在富強的感 受中。去年第二季,官方仍樂觀認定,經濟發展只「偏快」,並未「過熱」。

去夏美國出現次貸風暴,經濟與金融學界仍有此一論調:鑑於大陸經濟成長的規模與實力,中美經濟走向將分道揚鑣,美國經濟放緩衰退,不致對大陸產生過多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市場仍一片樂觀,股市由年初2,000餘點升至6,000點,股神巴菲特大量拋售中石油持股,被譏為「不懂中國經濟與股市」。

就在此自信與樂觀中,「勞動合同法」研擬完成,十七大政府人事換屆。自去年底開始,該法雷厲風行施行,明顯衝擊沿海城市加工企業。

然而,貨幣主管當局嚴密監控的物價去年下半年起,產生重大轉變,危及民生與社會穩定,政府開始密集加息,甚至打算加快貨幣升值以紓緩輸入性通膨。

於是乎,沿海企業陷於空前困境:勞動成本大增、人民幣升值、利率上調的「內憂」,以及美歐市場大幅衰退、國際原物料價格大漲的「外患」。今年以來,加工出口密集的城市,紛紛出現倒閉潮。

另方面,大陸政府驅使沿海加工企業轉進中西部,促進中西部發展的策略,似乎未見成效。

因此,大陸上半年明顯出現出口增長減緩、順差下滑的情況。此外,股巿今年來跌逾五成,房地產價格開始下降,在高息與信貸緊縮下,深圳甚至傳言將出現「斷頭拍賣」的拋售潮。

相信上述現象是促使中央政府經濟政策轉向,重新追求「成長優先」目標的因素。然而,宏觀地看,大陸政府的憂慮不僅於此。

大陸近年貨幣升值,資產價格上漲,熱錢大量湧入,像極了80年代末日本與台灣泡沬經濟的徵兆。但在升值停緩、熱錢大量撤出後,泡沫破滅,經濟將遭重創。十多年來,日本的經濟與國力仍未復元。

多年來大陸一直未有效嚴密防堵熱錢,在近年幣值單向而持續升值下,熱錢相信已為數眾多。專家估計,從數千億至1.7兆美元不等。

另一宏觀憂慮,在於奧運後的局勢轉變。據統計,歷來奧運主辦國,大多會在舉辦熱潮過後,發生經濟成長衰退、基礎投資空置的狀況。以近月來北京各旅館空房率高,大幅降價求售來看,此效應已悄然發生。

當然,最重要的是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會把世界經濟拖垮到什麼地步。也因此,大陸今年上半年出口與順差減緩,是由過熱降溫的軟著陸,抑是另一輪衰退至硬著陸的先期徵兆,沒人說的準。

大陸經濟,就像一輛裝載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卡車,在吸取大量能源與資源後,不斷以高速加足馬力行進。這輛卡車,自30年前改革開放啟動後,已創下人類經濟史上最高的持續成長紀錄。

身為這大車駕駛的中南海,在前面路況不明,能源漲價短缺的情形下,一貫戒慎恐懼地開車,應對所有人都是好事吧!

(作者是宇宙光電副董事長,曾任東隆五金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匯豐直接投資亞洲公司董事。email:vchen66@gmail.com)

【2008/08/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