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日 星期日

中山大學》專業經理人要當田野發明家(上)

■ 郭峰淵
開創「作業研究(Operations Research)」領域的羅素.愛克輔(Russell Acoff)教授,1979年向管理學界宣稱「作業研究領域已成過去(The future of Operations Research is past)」。
「作業研究」是一門結構化、數量化的管理學問。它源自於泰勒科學管理的理念,基於自然科學的原則,即透過「客觀的觀察(Objective Ob-servation),理論的推演(Theorizing ),將企業問題化約(Reductionism)成數學模式(Formal Model)來解題。
1950年代電腦的發明,尤有助於「作業研究」在商業上的應用,它們的結合成為當代管理科學的基礎。而企業經理人也扮演著如專業工程師的角色,「觀察」、「推理」、「化約」及「解題(Problem Solv-ing)」成為他們主要的工作。
◆作業研究無用武之地
但到了1970年代,奉行「作業研究」的學者及經理人卻發現他們踢到了鐵板。「作業研究」的重點假設是任何企業的問題可以具體、穩定的描述,企業可透過充分的計劃、運用資源,達成目標。而且,這個計劃、協調、執行的過程可以非常的「機械化」。
但1970年代一系列的事件,如石油危機、市場自由化、經濟全球化,使得企業環境不再平穩、安定,1990年代末期以後更加動盪不安。原本維持環境平穩的力量,如大量集中的資本、大有為的政府、強而有力的軍隊,以及傳統社會價值觀,如宗教信仰、家庭安定等,在1970年代後,不是相互衝突,就是式微。
企業經理人發現,他們不但不能「機械化」解題,更糟的是問題本身混淆不清,並且似乎都和人(經理人、顧客、投資者等)相關。「作業研究」學者面對這些以人為核心的問題時,他們「客觀的觀察」變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假想,「推理」變成了抽象的描述,「化約」變成了空洞的紙上談兵,「解題」變成了「何不食肉糜」的諫言。愛克輔教授的感言由此而發。
有趣的是22年後的今天,「作業研究」仍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只是它和實際世界愈來愈不相關。同時間,企業經理人也愈來愈孤獨無助。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錯綜複雜,他們本身、同僚及很多的相關人,也因為本身的成見及習性,都成為問題的根源。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摸索。他們猶如海明威筆下與海搏鬥的老人。大海瞬息萬變,企業經理人也必須依靠他們有限的經驗,在每分每秒作出判斷,這些判斷稍出差錯,他們本身及企業都可能在不久的未來付出很大的代價。
◆效法達文西及愛迪生
處於台灣的企業經理人,對上述的描述應該不陌生。事實上,因為台灣本身很多方面的變化,如經濟(國際化、傳統產業式微)、政治(民主化、未成熟的國會運作)、社會(大眾傳媒的狗仔化;傳統以權勢、性別、財富為主的價值觀逐漸瓦解)等都有巨變。台灣的企業經理人在黑暗中摸索,但不管如何努力,仍看不到一線曙光。
這種情況下,專業經理人何去何從?美國企業摸索20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經理人不能再摸索,而是要探索(Inquire)。不能只靠勇氣,還要不斷的發明;不能當與海搏鬥的老人,而要當如達文西、愛迪生的田野發明家。
換言之,專業經理人要不斷省思本身的經驗,並透過經驗的重整,發明可以實用的理論、方法。尤有甚者,專業經理人所面對的問題核心是人,所以這種省思,不是個人,而是集體的作業。
(本文下周日待續,作者是中山大學資管系教授)
【2005/01/0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