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管理錦囊/人才培育 不能斷層

【經濟日報╱摘自9月號管理雜誌】

去年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回鍋當CEO(執行長),郭台銘原本計劃退休也做罷,情勢所逼讓他們重披戰袍。

「CEO回鍋」現象背後代表的意義是,經營環境變化快速,且競爭日趨激烈,開疆闢土的創業者再度親征出馬,凸顯在商業戰場裡,沒有太平盛世,有的只有敵輸我贏的殊死戰,或模糊不明確的挑戰,未來的商戰就是人才戰,首要挑戰,是如何找到對的人才。

高階人力 需才若渴

能挑戰未來的CEO,要能在渾沌不明的狀態下,找出未來的發展方向,擬定競爭策略、人才策略,人才條件考量的不只戰功彪炳,還有領導特質與潛能;其次,策略必須有領導團隊落實執行,帶領著大家做對的事情,需要人才養成計畫,但人才養成無法速成,必須有計畫地持續性進行。

從大環境的挑戰來看,全球化更凸顯企業對國際人才的需求,從國家、區域、到全球,企業的策略版圖有多大,需要的人才也從國家級、區域級到世界級,從全球品牌搶才若渴的情況就可窺知一二。

大陸經濟的崛起,無論陸資、外資都將積極吸收國際人才。曾任IBM台灣區總經理,現為特力集團CEO童至祥觀察,台灣IBM的高階主管,約有50%都被挖角或調派到大陸去。兩岸同文同種,這些外商高階主管,不只外資喜歡,陸資也極力挖角,要的就是他們的「國際實務經驗與能力」。

在全球化、國際化的趨勢下,台灣企業也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從代工製造到製造服務業,轉型企業需要跨業人才,這也造成另一波的人才挖角風潮。

從人才的供給面來看,全球都面臨尋找好人才的挑戰。人資專家克里.拉肯(Kerry Larkan)在《人才爭奪戰》(The Talent War))書中指出,「在全球人口高齡化和關鍵技術短缺的趨勢下,未來企業將更難尋找與留住最好的人才。」

這也說明,僧多粥少,企業面臨全球化的挑戰,但人才愈來愈難尋,企業勢必要有一套選才與留才對策,展開人才保衛戰;此外,人才養成為長久之計,組織內人才發展計畫,領導梯隊的養成,以及實務經驗及關鍵技術的傳承成為當務之急,未來的人才戰,不僅是挖角的人才戰,也是人才養成之計的成敗之戰。

從策略面來思考人才策略,才能正本清源,找到對的人,來完成組織的目標。企業現在找人才,都是有什麼職缺,找什麼人來補,一個蘿蔔、一個坑。

養成策略 風險控管

一位金融界的資深人資長表示,過去公司訂下年營收要成長20%,就從市場找來善於推廣信用卡業務主管,依業績預估成長量來增加業務員數量,雖然衝出信用卡數量,也衝出了雙卡風暴,產生呆帳問題。

如果從策略面思考,就會將風險控管也考量進去,當時如果缺乏國際風險控管人才,這類人才就會列為策略人才,而不是等到銀行資產破了大洞後,再找這類人才來填補黑洞,已經緩不濟急了。由此可知,「一個蘿蔔一個坑」只是解決表面的問題,要以終為始,策略性選擇人才,才能選對人才,真正達成目的。

績效潛力 培訓重點

人才養成計畫成敗與否,最關鍵的是「主管」,尋找好人才大半的責任不在人資單位,而是「主管」身上,部門、事業群需要什麼好人才,主管最清楚,人資主管只是提供策略人才建議,協助去尋找好人才。

好人才要具備高績效(High performance)、也具備高潛力(High Potential),訓練可以提升績效,教練則可確保績效,主管要知道部屬需要加強什麼訓練,以提升其能力,也要擔負起教練角色,傳承經驗與智慧,激勵部屬。在人才斷層的年代,企業要更懂得選才與留才,主管要能掌握人才驅動力,才能為公司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奠定人才百年大業。

【2010/08/3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