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從IT行業看海峽兩岸的經濟一體化

儘管兩岸關係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但在資訊技術這一重要領域,海峽兩岸正在加快一體化的步伐。該領域達到的合作程度令人震驚:據國際資料公司的統計,在中國大陸的臺灣工廠製造的:

• 臺式電腦顯示器數量占到全球總數的85%以上。
• 筆記本電腦數量占到90%以上。
• 裝有臺式電腦主要部件的主板數量占到70%以上。

上述只是臺灣地區與大陸的製造業之間的部分關聯,有些觀察人士稱之為“Chaiwan”。在中國大陸的臺灣工廠生產的產品還包括Apple iPhones和iPads、Amazon Kindles和Sony PlayStations,這些都是全球消費者爭相購買的電子產品。“臺灣正在日益成為中國經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在IT領域,”位於檀香山的美國東西方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迪特爾·恩斯特(Dieter Ernst)說道,“海峽兩岸的變革速度都是快得驚人。”

此種合作促成了雙方經濟的局部統一,雖然軍事和外交緊張形勢仍未得到解決。但是,經濟往來使兩岸關係更加緊密。“現實情況就是,經濟一體化正在進展中,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將不得不依賴於大陸市場,”沃頓商學院行銷學教授張忠(Z. John Zhang)說道。隨著一體化的進展,他說道,“政治一體化將會容易得多,”但是,這樣的情況究竟是否會發生,仍然只是“所有人的猜測”而已。

張還看到了兩岸關係的進一步解凍跡象。雙方現在允許大陸與臺灣地區之間的直航,他指出,中央政府也鼓勵臺灣遊客到大陸觀光。同時,大陸的高校開始接受臺灣的申請者,大陸的雇主也認可臺灣的學位。

“矽盾”

中國大陸和臺灣在今年六月簽署了劃時代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之後,加快了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該協定的目的是削減關稅和促進兩岸貿易。“這必將給兩岸合作帶來很大的促進,”恩斯特在評論該協議時說道,因為臺灣的IT企業在中國大陸實施合作工程和研發專案時將面臨較少的障礙。

自從馬英九在兩年前當選臺灣領導人以來,台企加快了他們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據臺灣經濟部的統計,2010年上半年,經臺灣當局批准的對華投資總額幾乎翻了三倍,增長至57億美元,大部分專案為IT及相關行業。台企在中國大陸雇傭了大約1440萬名員工,相當於臺灣2300萬人口的60%左右。

這種可觀的就業局勢給抨擊對華投資的臺灣批評人士提出了警告,他們指出,將就業機會輸出至大陸正在“掏空”臺灣的產業。《自由時報》七月的一篇社論針對臺灣鴻海精密集團的“非均衡投資策略”進行了批評,該集團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合同製造商,產品種類從智慧手機到電腦硬體不等。該報指出,富士康集團在大陸雇傭了大約80萬名工人,而在臺灣的員工數量僅為2萬人。

與此同時,雙方都在盡力打破“商品化陷阱”,這個詞語指的是成為西方企業的低利潤製造環節。“我們正在努力尋求解決途徑,將這種趨勢從純粹的製造業轉變為更具創造性和創新的東西,”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創意中心聯合創始人及董事長蘇文娟(Wen-Jean Sueh,音譯)說道,這是一家有政府背景的高科技公司孵化器。

臺灣IT產業的地位須歸功於這所工業技術研究院,該研究院創立於1973年,致力於加強臺灣的競爭力。十年後,該研究院創立了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積電),因為當時個人電腦業正處在騰飛階段。如今,據加特納集團(Gartner Group)報告,台積電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合同晶片製造商,市場佔有率達到45%。如果將臺灣的聯華電子公司包括在內,市場佔有率將達到58%。一些臺灣專家稱,臺灣的半導體業是一面“矽盾”,他們認為,美國將會採取行動來防範任何此類攻擊,以維護美國對這些極有價值的晶片的獲取權。

20世紀80年代,臺灣行業進駐中國大陸,以利用中國大陸的廉價勞動力、土地和建築成本等優勢。到了90年代,由於全球各地對IT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因此臺灣在中國大陸的投資也是突飛猛進。

臺灣在大陸的投資給台企帶來了很多挑戰。今年年初,富士康集團發生了近12位員工相繼自殺的慘劇,這引起了全世界對富士康深圳工廠的工作條件的密切關注。該廠擁有40萬名員工,主要生產蘋果公司的 iPhone和iPad,以及許多其他產品。之後,富士康工廠給員工加薪,表示將把部分崗位轉移到河南鄭州的兩家新廠並招募10萬名員工,那裏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

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在臺灣也引起了軒然大波,批評人士將此事稱為“臺灣的恥辱”。為此,臺灣的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為富士康總公司進行辯護。“全球化是臺灣的唯一出路,”該貿易團體指出,“這是由於臺灣經濟規模的局限性所致。臺灣企業實現全球化並不容易,而且,太多的指責而非鼓勵只會使他們受挫。”

“幾英寸”的問題

臺灣當局本身也對海峽兩岸的一些投資項目進行限制,因為擔心這些專案會給中國大陸提供一些先進技術,而大陸可以利用這些技術來趕超臺灣廠商,甚或投入軍事用途。這就形成了技術轉讓過程中的“進兩步、退一步”的方法。例如,為了滿足大陸市場對電視機日益增長的需求,今年,臺灣首次開始允許其企業在中國大陸製造平面液晶電視螢幕。但是,臺灣當局也對這類工廠提出了技術限制,要求這項技術必須落後於臺灣的平面液晶電視片螢幕工廠至少一代,從而對大陸工廠的效率和產量進行限制。

臺灣當局對在大陸生產的半導體晶片也採取了相同的限制,這種晶片是用來製造電腦晶片的。這些晶片由被稱為“晶圓廠”的大型工廠生產,這些工廠主要生產微米超薄圓盤,圓盤直徑達到12英寸– 和中等大小的比薩餅差不多。圓盤面積越大就可以製作出越多的晶片,在現有的技術水準下,
12英寸的晶片成為最具成本效益的產品。

但是,臺灣禁止台企在中國大陸生產12英寸的晶圓,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與臺灣本土的半導體廠之間的競爭。因此,臺灣的台積電只能在上海增加8英寸晶圓的生產能力,而不是建立一家效率更高的大陸晶圓廠。“我們在大陸擴張的側重點確實是增加我們的上海工廠的產能,”台積電的一位發言人J. H. Tzeng說道。

此等限制招來了美台商業協會的非議,這家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貿易團體表示,臺灣當局的延緩措施給台企與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展開競爭造成了阻力。協會成員包括一些與臺灣有貿易往來的大型美國公司。非營利組織指出,在臺灣允許自己的企業在中國大陸設立晶圓廠之前,英代爾公司將在華北地區的大連設立了12英寸晶圓生產廠,韓國的三星電子和LG 顯示器公司也宣佈,計畫在中國大陸設立平面電視螢幕生產廠。

協會主席由世界銀行前行長保羅·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擔任,該協會現在希望臺灣制定出全面指導方針草案,鼓勵在中國大陸的技術投資。“自從上一個指導方針在2005年終止之後,”協會在一份報告中說,“臺灣已經浪費了數年的時間,其科技公司本來可以獲得優於中國大陸和韓國競爭對手的重要優勢。”

過去幾年發生的事件讓臺灣人更加關注對大陸的技術轉讓。台積電在美國法院起訴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在臺灣工程師幫助建成大陸晶片製造廠之後發生的專利侵權和竊取商業機密。去年,雙方達成和解協議,中芯國際向台積電支付8%的股權和2億美元現金。中芯國際一直在竭力扭虧為盈,去年虧損超過了9.6 億美元,而台積電公佈的淨收入為27億美元。

和中國大陸相比,臺灣一直在硬體方面佔有優勢,但在軟體方面略遜一籌。2005年,中國最大的電腦製造商聯想集團收購了IBM的個人電腦業務,從而取得了對臺灣宏基的優勢。但是,宏基也不甘示弱,於2007年收購了IBM在美國的競爭對手Gateway。據加特納的報告,2010年上半年,宏基是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製造商,而聯想集團則排名第四。“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和臺灣的電腦廠商相比,中國大陸最大的以及最負盛名的電腦公司仍顯落後。”美國費城的“外交政策研究中心”高級專家特裏·庫客(Terry Cooke)說道。

在硬體方面,由默默無聞的合同製造商生產的可擕式電腦使臺灣在全球可擕式電腦市場佔據了主導地位。臺灣的廣達(Quanta)電腦公司生產的筆記本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硬體比任何其他公司都要多,公司的客戶名單內包括惠普、索尼、戴爾和蘋果。華碩電腦有限公司率先推出上網本、小型經濟型筆記本電腦,從而走出了合同製造業的利基市場,並成為一個國際品牌。

在軟體服務方面,中國大陸一直領先於臺灣,而這也是臺灣目前仍然落後的領域。“在軟體發展方面,臺灣從來沒有取得過硬體領域的那種優勢,”庫客說道,“她在這個行業還不夠專業,”

397 項專利

現在,海峽兩岸必須提高他們的設計和開發創新IT產品的能力。“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對於漸進式創新方面的研發投資仍然是不足夠的,”迪特爾·恩斯特說道,“最重要的是,臺灣和大陸公司擁有的、可供其他公司遵循的重要標準的專利組合皆很有限。”

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正在加倍努力,爭取能夠開發出這樣的知識產權。去年,工業技術研究院收到來自美國的397項專利授予,這是所有研究機構收到的專利中最多的。在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帶領下,臺灣平面顯示器製造商正在研發可調節的螢幕,這種螢幕可以象百葉窗那樣上下捲動,而且可以為下一代電子圖書閱讀器提供彩色圖形。

為了鼓勵創新的開展,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意中心的工程師與設計師、作家及其他專業人士共同討論新的想法。根據創意中心的手冊,其使命是“將‘臺灣製造’轉變為‘臺灣創造’。“基本上,我們開始鼓勵大家探索想要實現的夢想,”創意中心的負責人蘇女士說道。創意中心主任持有加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博士學位,並於2004年共同創建了該中心。“我們現在從事的是一項孤獨的工作,”她補充道,“目前還沒有研製出任何商業化的產品。”

此種產品可以提高臺灣的競爭力,加強與大陸的關係。“臺灣已經幫助在大陸建立起一個龐大的IT生態系統,這對雙方是一個雙贏的成果,”庫克說道。但是,他指出,因海峽兩岸緊張的外交關係而產生的“一種靜力使得經濟信號變得模糊不清。”這種靜力會減弱嗎?庫克對此表示懷疑。“但是,我個人認為,我們有望看到進一步的放寬措施。”

發佈日期 : 2010.09.0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