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8日 星期四

製造業升級 IT扮推手【2004/11/18 經濟日報】

■ 吳昇奇

回顧台灣經濟發展史,地理環境再加上內需巿場規模有限,貿易就成為最重要的商業活動。在以貿易打開全球巿場的過程中,製造業趁勢崛起,形成台灣經濟起飛的最大推力,後起之秀的電子及高科技產業,更為台灣奠定了全球性的領導地位。
經濟部國貿局統計數字顯示,我國大型貿易廠商集中在製造業,其中又以電子業一馬當先。前百大貿易商,電子業所占比率由1993年的39%,提升為2003年的66%。由此不難想見,貿易其實是台灣製造業的原點。
由貿易所帶動的製造業,一開始就破除國界的限制,在經濟、運籌與成本考量下,在全球各地建立無數聚落。然而,過去的成功模式無法保障未來的成就,反而形成製造業升級的瓶頸。對此,資訊科技(IT)正可適時扮演推力。
破除國界疆域的利器
首先,IT是破除國界疆域的利器,企業擴張愈大愈快,就愈需要IT的協助及支援。對台灣製造業而言,真正重要的巿場是海外地區,如歐洲、美國;但基於根留台灣的感情與策略,製造業仍傾向將總部與研發單位設在台灣,在成本競爭力的考量下,將低階製造工作外移中國大陸。
從營業額來看,台灣的製造業一向被視為中小企業;但從營運模式來看,如歐洲銷售據點、台灣研發總部與中國大陸生產基地之間互動的運籌模式,以及隨之而來的多幣別外匯操作與多國語言溝通,台灣的製造業絕對是世界級的中大型企業。
相較之下,美國、日本等經濟強國企業,往往只經營本土巿場,雖然營業額驚人,經營模式卻很簡單,僅需遵循單一國家的規範即可。因此,台灣製造業更要學會從經營模式來看待本身的IT基礎架構,選擇能夠符合需求、循序漸進的解決方案,以支援企業的成長與擴張。
值得注意的是,中大型企業的複雜經營模式能否成功運行,關鍵在於管理。老闆一人獨大的作法,難以套用在中大型企業的經營模式,尤其台灣的製造業老闆幾乎都是開拓業務的先鋒,耗費愈多時間管理公司,就等於相對減少業務開發,因此,由IT提供必要的規範與制度,正是最好的作法。
■ 資訊分享推動產業升級
做生意的本質與關鍵,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資訊分享,對製造業而言尤其如此,要快速滿足客戶對資訊的需求,就需要仰賴背後的IT機制。事實上,台灣製造業已經意識到產業升級的壓力、與客戶分享資訊的必要性,以及本身經營的瓶頸,對於IT的接受度逐漸提高。
舉例來說,紡織業的平均交期是四到六個月。然而,成衣是流行導向的行業,掌握到巿場需求並快速因應,才是從中獲利的不二法門,業者如能將交易期壓縮到兩個月甚至更短,就能成功滿足客戶需求。不過,從六個月縮短到兩個月,並非易事,IT便可以提供相當助力。
IT建置是與企業活動持續互動所激盪出的結晶,企業的活動力愈強,IT建置自然就會更為積極。例如:有心強化客戶管理,就會產生對客戶關係管理系統的需求;希望掌握供應商,則會想要導入供應鏈管理方案。
不可諱言,即使企業耗費鉅資建置IT應用,多半很難在系統上線初期就能收效,而需要時間來發酵,找出企業經營的真相與狀態。舉例來說,某客戶導入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之後,突然發現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由虧轉盈,因為他們計入隱性的線邊倉,也就是生產線流程中的原物料、半成品與再製品,這一向被企業所忽視,卻是潛在的資產或費用。
另一家同樣導入ERP系統的企業,則是根據即時而正確的資料來進行重大決策,毅然放棄獲利率最差的兩成客戶,全心經營其餘八成客戶。這個決策不僅為該公司節省許多經營客戶所衍生的成本,更有效地提升獲利力。
很多傳統企業的老闆自認可全盤掌握公司的狀況,但或許有更多隱而未現的事實或問題有待發掘。若只看營收數字,反而會被迷惑與誤導,唯有良好的IT機制,才能協助企業提出最具建設性的決策及作法。
雖然一些傳統製造業被稱為夕陽產業,然而,從巿場規模、占有率與成長空間來看,傳統製造業或許有更大的機會,足以達成兩位數甚至是倍數成長。如何讓製造業的各個領域皆能平衡發展,而非獨重電子業,攸關台灣後續的競爭力與經濟榮景,IT則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成為協助傳統製造業升級的推手之一。
(作者是美商甲骨文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