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他山之石》3T驅動創意經濟

英國發展創意經濟的經驗,成為亞洲各國取經的對象。

英國文化協會創意經濟小組資深顧問席尼爾(Andrew Senior)指出,英國創意經濟發展成功,除了英文是全球通用語文的優勢外,英國擁有悠久的國際貿易歷史,不只促成貨品的流動,也帶來人員的互動,人員 的互動則帶來思想及點子的交流,使英國成為多元文化與觀念混合的地方,有利創意的萌芽。

《創意新貴》一書指出,吸引創意階級群集有賴三T必要條件,包括科技(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

包容多元文化

席尼爾引用「三T」指出,英國是個包容多元文化的國家,對多元、異文化的包容力,成就英國創意經濟發展的環境。他甚至直言,要驅動創意經濟,「三T中以包容最重要」。

蘇格蘭建築與設計中心Lighthouse前總監麥當諾(Stuart Macdonald)指出,英國藝術與設計高等教育成熟,為創意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人才;此外,英國創意經濟的產業地圖調查建構起步得早,政府也支持很多研究調查計畫,讓英國發展創意經濟有所依據。

麥當諾表示,英國創意產業地圖的建構,不只有助於了解這個產業有多少從業人員、創造多少產值等,更重要的是,讓政策制定者知道,哪些創意經濟領域較強、哪 些較弱,並對較弱的領域提供支援機制。英國各個城市或區域已相繼投入產業地圖調查建構工作,以找出自己的強項及特色,例如有些地方以設計產業為強項,有些 則主攻影片或音樂製作。

經驗輸出連結國際

為協助英國創意產業進軍海外,並確保英國在全球創意經濟的地位,英國近年來不斷「輸出」發展創意經濟的經驗,並藉此讓國內創意產業與國際市場連結。

英國推動創意經濟的各種措施,也幾乎都看得見回饋本土創意產業的思維。例如英國文化協會近年來在各國主辦的國際青年創意創業家獎競賽,全球決賽冠軍必須把 5,000英鎊獎金用在與英國創意產業有關的連結運用,例如到英國進修課程、到英國設計產業實習,邀請英國專家到國內舉辦研習營,或與英國業者進行合作方 案。

台灣文創產業觀察者指出,相較於國內的創意比賽頒獎完就結束,只給一筆獎金,缺乏其他配套措施,英國的作法可具體地回饋本土創意產業。

此外,英國公部門也積極為博物館與他國博物館牽線,建立夥伴關係。例如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和英國文化協會,3月下旬與台北教大和台藝大聯合舉辦「博物館的 創意經濟——台英博物館實務研習營」,邀請多位英國博物館專家或設計公司代表,分享博物館商品開發、發展趨勢、行銷創意、觀眾調查、資源開發、展場規劃、 紀念品商店經營等經驗。

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去年10月和文建會共組代表團,赴英國觀摩學習博物館實務。代表團成員之一的黃金博物館館長施岑宜指出,英國善用公部門整合資源,主動邀請台灣博物館代表前去參訪,並安排英國博物館及相關業者簡報本身的優勢、強項。

整合公部門資源

有些英國博物館提供展品的「套裝」選擇;有些則介紹展場規劃、文創商品研發等專業知識,尋求與台灣博物館合作的機會。

「英國在發展創意經濟的同時,已將博物館視為輸出產業。」施岑宜觀察指出,英國博物館的產業化思維已不局限在文創商品,舉凡展覽品、經營know-how、策展規劃、諮詢等都可輸出;而英國透過公部門力量直接把「潛在客戶」邀請到英國的作法,可供我國推動文創產業的參考。

英國文化協會處長鄺舒嵐指出,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已達到國民生產毛額的7%,博物館是文創產業中重要的指標,希望透過台、英博物館交流,提升開發創意經濟的商機與行銷管理能力。

【2009/04/0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